从歇斯底里到死心踏地
文/杭小夕
嗨,你对近期不断有明星被爆出涉毒这件事怎么看?今天的选修课一开始,我就抛出了问题,先是歌坛新秀,接着是知名导演、著名编剧、还有武侠片里的熟悉面孔,港台的内地的都有,再到星二代,最后是台湾最火的新星,几乎涉及了娱乐圈的各个门类。
所以我就觉得贵圈真乱啊。一开始只是关注这些新闻,后来就成了上网看水军和粉丝之间打嘴炮,一直到总局公布了封杀令,这事好像才消停下来。你继续说着自己的感受,前一秒还是说明星拍公益片搞禁毒宣传,下一秒就跳出来吸毒被抓的新闻,居然有那么多明星吸毒,娱乐圈真是太疯狂了。
你应该说居然有那么多人在吸毒才对。我不置可否地笑了笑,有这么一句话我觉得说得很对:公众人物的道德底线是普通人的道德上限。一个普通人无论出轨、嫖娼、吸毒,都称不上新闻。但明星不同,他们频繁出现于镜头前聚光灯下,一言一行都备受关注,个人隐私几乎透明,所以才会一再被曝光。换句话说,娱乐圈的氛围虽然整体上要比整个社会要混乱一些,但还是可以看成是当下社会的缩影,娱乐圈中吸毒者所占比例,基本上就是整个社会中吸毒人员的比例。
怎么可能?听到这里你有些惊愕,似乎是要立刻反驳我有些危言耸听的言论。我就不知道身边有谁吸毒。
可是吸毒者身边却聚拢着一大群瘾君子啊,受利益的驱使他们中的一些人甚至还会参与制毒贩毒,勾连错节形成一个庞大的群体。而这些人都是秘密的进行着活动,当然不可能让你知道。你甚至没有必要去专门问缉毒警察,只需要问一问社区的民警有没有接触过吸毒的案例就知道我所言不虚。你不信还有另一个原因……我停下来有些自嘲地说,因为吸毒者往往需要非常庞大的经济支持,几百万的身家也经不起几年折腾,像你我这样的人根本承担不了这笔花销,所以只要你不主动接触,那些人是不会盯上你的。
在你的沉默中我继续说,如今我们一打开电视看国际新闻,就总是会看到中东那几个产油国战火不断,表面上是西方为了掠夺资源,可事实上石油贸易并不是世界上最挣钱的买卖,它只排在第三。排名第一的是硝烟背后的军火交易,而毒品交易则是世界第二大宗买卖。在有的机构统计中,毒品交易额甚至占到全球总贸易额的10%,和军火并列。我们的生活不需要军火但离不开石油,那么又有多少人的生活和毒品有关呢?
不碰它就是军火,一碰就是石油。你总结得很到位。
说一个发生在我身边的案例吧,远房表亲家的哥哥,父母都是在刚恢复高考那几年考上大学的,研究生毕业参加工作,仕途平坦。他是家里唯一的男孩,上面只有一个姐姐,自然备受宠爱。这个哥哥从小又格外聪明优秀,长得也一表人才。那个年月不知道有多少亲戚都羡慕着他们一家。我虽然不至于太拙劣,但和这个哥哥一比,如同是猪蹄和海参比营养,银耳和燕窝拼价格。
打比方都离不开食物,果然是吃货的属性。你揶揄说。
后来听到他的消息还真的是在饭桌上,很多年后的一次聚餐。听到有人提起他,我立刻就想到那个记忆中完美的形象,下意识追问他现在怎么样了,结果就听人说,死了。这话自然举座皆惊,无不追问出了什么事。知情者回答得非常简洁,吸毒加贩毒,死了。
这件事给我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我没有办法向你形容我当时的震惊。那一刻酒店包间的餐桌上突然出奇的安静,前一秒还觥筹交错笑语嘈杂,后一秒所有人就都陷入到一种诡异的沉默中。没有人再问细节,似乎这一句吸毒加贩毒,极简洁的五个字就让他的死亡顺理成章的变成了毋庸置疑的结果。我和你一样,对毒品的了解基本上都来自于从小看的禁毒宣传片,对毒品的危害因为事不关己始终没有真正切身的感受,总觉得它离我们很远,也不知道究竟有可怕。但这件事之后,我才开始重新审视毒品,随着了解的深入,我意识到它对个人家庭乃至于社会的危害性超乎你的想象。
你想象不到,吸毒的兄弟二人会为了争夺毒品拔刀相向,一人被杀后凶手等不及逃走先在尸体边上吸完毒再逃离现场;或者是一对恩爱夫妻,男的吸毒,戒了几次戒不掉,女的哭过闹过没有用,于是自己也吸毒说要戒给男的看,结果就成了一对毒鸳鸯,什么事都不再干了天天一起吸。倾家荡产之后毒瘾上来只觉得生不如死,毒贩子就怂恿女的卖淫,丈夫恬不知耻的支持妻子去卖,因为这样就又能吸了。后来妻子觉得一个人卖两个人吸不划算就跑了,丈夫知道之后完全绝望,砍死妻子最后自杀。再哗众取宠的电视里恐怕也找不到这么惨烈的家破人亡了。
我不明白,毒品真的这么厉害吗?听到这里案例之后你有些发憷,疑惑说,怎么可能会有这样的物质,能把人变成畜生呢?
准确说连畜生都不如,今年在南京还发生过父亲打死13岁女儿的惨剧,这条新闻可能会让你觉得骇人听闻,但我想当你看到新闻说父亲的尿检呈吸毒阳性的话就不难理解了。
我没有打算要对你说教,虽然这些案例都是血淋淋的事实,但我更想让你通过这节选修课明白毒品对人体的作用原理,让你了解它究竟是怎样的一种物质。
好啊,不然就太枯燥了。你点点头,充满求知欲。
说到毒品的作用原理,以及毒瘾的产生,就不得不提到两种人体内自身合成的物质:多巴胺和内啡肽。如果说是大脑在控制人的思维和行为,那么这两种物质的相互作用则控制了大脑,而毒品的作用就是控制这两种物质继而控制人的。
我们所谓的一见钟情,文学作品里所描写的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被我们主观地用缘分、宿命加以解释,仿佛那是妙不可言的感受里冥冥之中的某种注定。每个陷入到恋爱中的人智商都降低为零,做出一些连自己都难以控制的举动,冒着大雨等待的冲动,穿过城市去见对方的执着,一个电话打一宿的交流,或者是疑神疑鬼的苛责,侦探一样翻查逼问的折磨,都让我们像是变了一个人一样,再回头看的时候觉得自己当时的行为幼稚冲动且不可理解。可实际上那不过是发生在我们大脑中的一场化学反应:一个人的生理和心理状态无时无刻不处于体内各种激素的调控之下,支配着我们上演出复杂冗长又各自迥异的剧情,呈现出人生百态,而多巴胺就是这一切的导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