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刹海市

正月初三,几骑快马横冲直撞闯进马府,带来太后懿旨,勒令马骥立即交出龙肉替皇上医病,否则便满门抄斩。

前文曾说过,太后是明事理的人,董鄂妃病危时,她曾帮过马骥解围,如今为何却又自相矛盾,要生生地为难马骥呢?

可怜天下父母心,太后也是常人,也是一位母亲。在对待别人的事时,当然可以保持理智。何况,皇上任性,当时专宠董鄂妃一人,导致后宫怨声连连。要知道,这不仅仅是后宫争宠的问题,还涉及到每个嫔妃背后的部落、族群各政治团体的利益。因此,太后当时心里也不喜欢董鄂妃,对董鄂妃的病,自然也不会太上心。但现在不同了,现在病危的,是自己含辛茹苦、忍辱负重,好不容易培养长大的亲生儿子。从皇太极驾崩那一刻起,为了儿子,她就没过过一天舒坦日子,好不容易熬到多尔衮死去,熬到儿子当政,却又……

因此,哪怕只有一丝希望,哪怕是没有希望的希望,她也要抓住最后一根救命稻草。

这可愁煞了马骥。他跪在钦差面前,将脑门磕得血迹斑驳,一再申明自己根本没什么龙肉。但钦差大臣可不听这一套,他说:“行了,别装了。朝中有头有脸的人物,谁跟你不是沾亲带故的?大家都知道,你儿子马念龙,是你与龙女所生。就算你没有龙肉,那你儿子体内好歹有龙的血脉,只要割下一小块儿,兴许就能救皇上一命。我说马骥啊,又不是要你儿子的命,只不过割一块肉,也就疼那么一下,若连这个都做不到,太后娘娘现在就能定你个反清的大罪!”

马骥哭道:“大人,这么大的罪名,草民可担待不起啊!且不说犬子并非龙女所生,就算他是,草民此刻也鞭长莫及啊!犬子几年前出海,至今未归,我能奈何啊!”

钦差大臣厉声道:“你儿子是不是叫做马念龙?若他不是龙女所生,为何要叫念龙?莫不成,他思念的不是龙女母亲,而是大清的龙位?!这么说起来,你儿子似乎从小就未剃发,完全无视朝廷的剃发易服令,这,还不是反清?!还有,你不知从哪弄些野孩子,稍微调教两下,就要塞给各地显贵做正室,如此明目张胆地拉党营私,到底藏的什么居心?”

马骥百口莫辩,只能哭嚎着哀求道:“大人,草民明白了,草民懂了!请给草民一点时间,就算上天入地,也要为皇上找到龙肉,以表忠心呐!”

钦差大臣道:“我可以等,太后也可以等,但皇上的病可等不得!明日日出之前,必须交出龙肉!”

马骥连忙磕头谢恩——感谢老天爷!幸好我的儿子出海了,幸好他不在这里!

马骥确实到过罗刹国,也和鲛人做过生意,但龙族,他是真真的没见过。虽然鲛人的体液有强身健体的神效,但那也绝不可能是医治百病的仙药啊,况且,这一时半刻,让他到哪儿找鲛人去?退一万步,就算他找到了鲛人,把鲛人的体液献给皇上,可万一皇上还没好,这次可就是真真切切的欺君之罪了!横竖都是一死,还不如趁夜逃走,兴许还能博得一线生机。

想到这里,马骥叫了两个靠得住的家仆,携带些细软,连夜向沿海的方向逃去。

正月初七,皇上驾崩。

随后不久,马骥和马念龙都被冠以谋逆的罪名,诛九族,财产入宫。马骥和马念龙之前所做过的一切,全都成了罪证,经过吏部那些大臣们一番梳理,竟然折腾出另一个版本的故事来,而且听起来极为合情合理。

另一个版本的故事是说,马念龙并非马骥的亲生子,而是崇祯帝和某个民女的私生子,是实打实的前朝余孽。马骥为他取名马念龙,就是要时时告诫他,无论何时何地,都不能忘记反清复明的大业。当年,马骥倾尽家财捐献给清军,其实就是为了保住马念龙。后来,马骥又以出海经商为幌子,和台湾的郑成功暗中勾结。在时机成熟之后,为了安全起见,他又将马念龙送到台湾,为的就是保住龙裔。而所谓的阴花楼,实则是郑成功暗设在大清朝的秘密机构,他们将美貌的女子嫁给各地显贵和朝中大臣、满清贵族,为的就是更加全面地打探朝廷机密。马家获罪,阴花楼的女孩们也全部被处以极刑,而那些已经嫁做人妇的,也难逃被夫家赐死的命运,与此同时,很多官员都受到牵连,重则杀头,轻则罢黜。

马家彻底败落,但这还没有结束。

不久之后,朝廷又颁布了迁海令,此令声称是为了断绝沿海居民对郑氏王朝的接济。当时的辅政大臣鳌拜下令从山东省至广东省沿海的所有居民内迁50里,并将该处的房屋全部焚毁,不准百姓以任何理由出海。

从马骥逃逸至迁海令颁布,又至康熙二十二年迁海令废止,蒲松龄再也没有收到过马念龙的信。他就仿若人间蒸发一般。若不是蒲松龄一直保存着那几封信,他甚至都怀疑,马骥和马念龙是否真的存在过。

他从未想过,二十多年后,会再次收到马念龙的信。

10最后一封信

康熙二十六年,蒲松龄48岁。那时,他的《聊斋志异》已经大有名气,连大诗人王士祯都来信索阅。那一年,他应乡试,又未中。在那次乡试中,他得意疾书,下笔如有神助,谁知助他的那位“神”却是瘟神,即便他试卷写得再好,也不可能中的,因为他“越幅”了。越幅就是违反了书写规则,正常来说,试卷一页只能写12行,一行只能写25个字,而且得写完第一页写第二页,写完第二页写第三页。蒲先生写得快,第一页写完,飞快一翻,把第二页翻过去了,写到第三页上了,这就隔了一幅,越幅——完蛋。

或许真是应了马骥之前的“诅咒”,他的仕途走得极为不顺,即便才高八斗,也全无用武之地。这官场简直就和罗刹国一般,若想挤进去,就得把自己变得和他们一样丑,一样脏,一样不堪入目。

乡试结束后,他心情跌落谷底,既无心读书,也无心编写《聊斋志异》,整日对着挂在窗棂上的玛瑙风铃发呆。有一天正午,原本晴朗的天空突然飘来一片乌云。

蒲松龄仰头一看,才发现那并不是乌云,而是一群巨鹰。巨鹰们落在书斋前的院子里,高声叫个不停。从毛色看,为首的巨鹰已经十分苍老,它的右腿上,绑着一个牛皮囊。蒲松龄不由眼前一亮,他试探着,小心翼翼地靠近巨鹰,轻轻拆下牛皮囊。那一刻,巨鹰们顿时拔地而起,在上空久久盘旋,似乎是在因这封迟了二十多年的书信而愧疚。

没错,这封信,写于二十六年前,康熙元年。

蒲兄:

这可能是我最后一次给你写信了。看到这行字,你先别担心。之所以说是最后一次,是因为我带来的信鹰已经用完了,这是最后一只。以后,即便我想给你写信,怕也无人传递了。

写这封信的主要目的,是向你报个平安。此时此刻,我和东莪已经遣散了从家乡带来的家仆,离开了罗刹国,一起到了鲛人国。鲛人国虽是水国,但也有几处富饶的小岛可供我居住,因此我这里生活得极为惬意,且,再也不会回去了。

对于家乡,我唯一的留恋,便是你。至于我的父亲,我想我此生此世都不会再原谅他,也不想再见到他。有他这样的父亲,是我生命里最大的耻辱。

记得在我写给你的第一封信中曾提到,我父亲误入罗刹国后,历尽波折,后来他在海市中偶遇龙王三世子,被引荐入龙宫,招为驸马,与龙女相亲相爱,生下了我。后来父亲思乡心切,龙女也知仙凡之恋终究不能长久,于是让我父亲带着我返回了中国。

而这一切,都是他编造的谎言,东莪说了,这世界上根本没有什么龙王,更没有龙宫,起码他们鲛人一族在海里生活了几千年,从未遇到过。我父亲口中所谓的龙女,其实并不是龙王的女儿,而是一个名叫“龙女”的罗刹女,这个罗刹女,正是罗刹国的皇后。

罗刹王后,也就是我的母亲龙女,是一个非常美丽的女子。啊,这里有必要啰唆下,是罗刹国的美。罗刹王看到她的第一眼,就深深爱上了她。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