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亮河
“他们还提到了个地名,石门。就这些,我全告诉你了!”
石门?!我的手颤抖了一下,猛地收紧金属丝,方才的脸再次涨红,喉咙咯咯作响。
“你怎么言而无信?”薛晴雪厉声道,“你要是杀了他,我和你拼命!”
我阴冷地笑了几声,渐渐松开了手。
“忍耐一会儿。”我拍了拍方才的脸,“等我走后要报警要跑路随便你。”
“你要去哪里?”薛晴雪惊异地问,“莫非要去找赵小树的父母?”
“扶他上楼。”我吩咐她,“不许离开我的视野范围。”
二楼有三个房间,其中一个堆放着各种杂物,另两件是卧室。我略作思索,把他们两个人推进杂物间,从外边锁好门,然后走进卧室开始寻找有价值的东西。
我在床头柜里找到了赵小树提到的那本相册。
相册很薄,里边夹着十几张照片,其中大部分是一对夫妇的合影。无论是男人还是女人的脸都很陌生,背景是茂密的树林,大概是在达哈苏附近的山林里拍摄的。
只有一张照片是个例外:这是一张合影,赵小树站在女人面前,我在火车上遇到的中年护林员背负双手,站在他们旁边。护林员的身边还站着一个年轻女孩,神情阴郁冷漠……是死在我住处的那个女孩!女孩怀中抱着一个四五岁摸样的男孩,是我在旅店见到的那个傻男孩!
这几个人到底是什么关系?难道那个黑影担心我发现这张照片,才杀了赵小树灭口?若是如此,他为什么没有顺便销毁这张照片?
这张照片给人一种很强烈的违和感,照片上除了赵小树喜笑颜开,其余的三个人神情阴郁,似乎在竭力掩饰一种身不由己的厌恶。
但存在的并不仅仅是厌恶,护林员用眼角的余光盯着赵小树,而那个女人的关注点则在傻男孩的身上,这真是一幅耐人寻味的奇妙画面。
我把照片收好,窗台上的一部老式收音机引起了我的注意。
铭牌上的生产日期磨损得很厉害,估计它少说也有三十年的高龄。达哈苏的电视现已普及,虽然节目有限,但总比广播丰富多彩。这对夫妇的年纪不算大,为什么保留着这种老古董?
我打开开关,它发出哗哗的噪声,我伸出手想调整频道,胳膊在空中停住了。
收音机的指针指向83.1这个频率,我感到有点眩晕,耳边隐约传来一个温婉的女声:“各位听众,欢迎收听我们的节目。首先是天气预报……”
我用力摇摇头,摆脱了幻听。收音机的噪音令人心烦意乱,偶尔穿插着无线电的滴答声和别的电台荒腔走板的戏曲。我赶紧关了它,扔到床上。
十几年前,达哈苏有一个属于自己的电台。那时正逢城北热电厂的全盛期,在它的资助下,徒有空壳的广播局购买了设备,每天播音十小时,总算给缺乏娱乐的人们提供了消遣的途径。信号覆盖了方圆几十里,护林员的夜晚也变得不那么难熬。
可惜好景不长,没过多久广播电台毁于一场大火,迄今我还记得那个蝉鸣凄切的傍晚,以及火焰中惨绝人寰的呼救。
我咬咬牙,竭力从往昔的幻象中抽身而出。
83.1早已随着那场火灾成为了空白的波段,为何要让指针停留在这个频率?
这该死的数字,这个应该被恶魔诅咒的数字!我紧握双拳,牙齿咬的咯咯响。
我返身下楼,凝视着赵小树扭曲的脸,惊恐且愕然,充满了不信。他是不是看到了凶手的长相,万万没料到会被这个人杀死?
我对自己的听力很有信心,在等候的那段时间,我没有听到有人进入房间的声音,也没听到厮打的动静,这恰好印证了我的推断。凶手应该是预料到我们会到这里,所以捷足先登。
他为什么要杀赵小树?怕他说出对自己不利的话?
灯光陡然变暗,我吃了一惊,抬头观望,灯丝像是条燃烧的毛虫,在黑暗中散发出暗红,瞬间它忽然变亮,亮得宛如太阳,甚至比太阳更刺眼。一明一暗的反复了几个来回,灯泡痛苦地闷响一声,彻底不亮了。
走廊陷入黑暗,楼上的灯光却仍然闪来闪去,一时间屋子里充满压抑与不祥的氛围。方才的叫声传了下来,“开门,快开门,有鬼!”
鬼?
我不禁想起旅馆里那个男孩的叫声,“来了,来了!电鬼!”
电鬼?如果不是他的胡言乱语,那么究竟是个什么意思?
我闻到了焦糊味,方才的叫声更加急促和响亮,“快开门!着火了!”
单纯的电压起伏不应该引发火灾,我走上楼梯,墙上的电线果然烧了起来,烟雾从杂物间的门缝里冒出,咚咚的撞门声比火势的蔓延更加急促。白桦木门很结实,他的努力徒劳无功。
就这么烧死他倒也省事,我想,火焰会消灭一切痕迹,省了扫尾的繁琐。
“开门吧,我知道你在门外。”薛晴雪的语气很镇定,“烧死我们对你没任何好处。”
“也没坏处。”我说。
“你要是现在不放我们出去,等到救火的人来了,我就告诉他们是你在杀人放火!”方才威胁道。
我笑了,“首先我从不怕被人诬陷,其次我发现四周的房子都没人居住,按照火势的发展,等消防车赶到后,一切都成了焦炭。没人见到咱们三个人在一起,你俩死了连累不到我。”
“求求你,我不想死!”方才带着哭腔问,“你有什么条件?我全答应!”
火焰爬上了门板,电线失火的蔓延速度比汽油还要快。
“放你出来可以。”我悠然道,“我要你立刻给我滚,马不停蹄地滚。”
“行,我滚!”
我打开了门,一股热浪铺面而来,方才踉踉跄跄地冲了出来,坐在地上痛苦地咳嗽。薛晴雪看起来有点虚弱,但脚步很从容。她盯着我,眼睛里散发着奇异的光彩。
方才爬起来怨毒地看了我一眼,“小雪,快跟我走。”
“他要你滚,没要我滚。”薛晴雪缓缓地说,“对不对?”
“没错。”我说,“你得跟我走。”
“为什么?”方才叫道,“你想拿她当人质?”
“随你怎么想。”我抓住薛晴雪的胳膊,“走吧,我们得在天亮前赶到石门。”
三十分钟后,我和她来到了达哈苏北方的山脚,这里有条小路直通净水湖。我停下脚步,回头注视远处的达哈苏,赵小树家的火焰已经熄灭,黎明前的黑暗紧紧地拥抱着这座小城。
辉煌的灯光被压制住,我能感觉到它依然睡得很沉,死一般的沉。但是在这种异样的寂静中,我感受到一股躁动的黑色寒意,它笼罩在城市的上方,似乎随时可能彻底爆发。
石门
凌晨五点,我和薛晴雪来到了净水湖畔。天色浓如墨汁,似乎没有云,但也没有月亮和星光。面前的湖水同样乌黑黯淡,像是被这片苍穹污染了,荒芜且死气沉沉。
沿着湖边向北行走,脚下的沙石瓦砾咯咯作响,听起来和磨咖啡豆差不多。北风时强时弱,强的时候左侧的林梢合奏出挽歌般凄凉的旋律,弱时则只能听到岸边的湖水窃窃私语。
我们到了湖的北岸,这里的地面与南岸差异很大,灰白色的沙砾覆盖住了黑土,平整异常,寸草不生,即便关上手电,在黑暗中依然隐约可辨。
薛晴雪的呼吸变得有些急促,她终于忍不住问我:“石门在哪里?”
“就在这里。”我加快了脚步,折向东方走了几十米,地上冒出一个半圆的拱形土堆,土堆南侧有个铁门,在手电光的映射下散发桌紫红色的幽光。门板上满是形状奇异的花纹,乍一看跟鬼画符差不多。
“这不是一座坟吗?”她惊诧地问,“……坟上怎么会有门?”
“我说过,达哈苏最初是一座由流放的犯人和士兵组成的小镇。在镇上的人濒死时,他们会被拖进这里等待咽气,死后安葬的地方另有所在。”
薛晴雪哆嗦了一下,“为什么?”
“因为那时达哈苏有种流行病,不是传染病,但比传染病更令人痛不欲生。”
初中的回忆